8月3日晚间,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最大的科技巨头华为和最大的互联网巨头之一腾讯就用户数据使用一事起了争执。双方目前各执一词,腾讯已向监管部门投诉华为,而华为方面则认为产品通过检测,不存在争议。
具体来说就是华为正在通过旗下发布的荣耀magic智能手机搜集其用户活动信息,用以打造其人工智能功能,比如手机能基于用户的发出的信息内容推荐用户感兴趣的话题。其中收集的信息来源就包括腾讯旗下手机应用软件微信的聊天信息。
而腾讯方面投诉的理由是,华为的做法实质上盗取了腾讯的用户数据,并严重侵犯微信用户的隐私。
华为方面回应,所有数据都属于用户,而不属于微信或是荣耀magic,该公司在荣耀magic设备上处理用户数据之前经过了用户的授权。
华为想调用微信用户数据,但腾讯以侵犯用户隐私为由拒绝提供,目前双方互不让步。如何看待华为、腾讯用户数据之争?而用户数据的创造者用户本身是否被忽视了呢?
华为与腾讯的这次纠纷起因源于华为的荣耀magic手机,magic基于andriod系统重新开发了magic live系统,这是华为手机首次尝试人工智能应用。目前该款手机可根据微信聊天内容自动加载地址、天气、时间等信息;通话、购物等时候也能提示相关服务信息,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华为和科大讯飞、高德、支付宝、携程等移动应用深度合作。不过,在华为抓取微信数据时遇到阻碍。
华为方面回应表示,它所收集的数据,用户已经在手机设置中给予授权。所有的用户数据属于用户,而非微信或者荣耀magic。“经过用户授权之后,用户数据才在手机上被处理。”
腾讯则拒绝就与华为发生纠纷一事回应,但它在声明中表示“致力于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并回应称,“从行业角度看,我们正在跟相关方保持密切的合作,包括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应用开发者与监管层,建设一个对用户和业界有益的健康生态系统。”
互联网专家王越表示,现在移动应用市场格局已经确定,大家争夺的不再只是用户规模和市场份额,而是考虑如何增加更多的盈利空间,因此就会聚焦到用户的数据上。“这个争执主要由前期在移动互联网整个产业链条中已经获得相应市场领先地位的代表厂商展开的,华为和腾讯是这里面主要的代表,他们开始进行用户数据的较量,现在看谁能真正的拥有用户。”
一边是全球前三中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品牌,一边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巨头,坐拥两大十亿级用户量的qq和微信。有人说这其实代表了手机厂商与移动应用的“夺食之争”,也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即时通信运营商的争执。
记者注意到,双方都没有触及到用户数据归属的问题。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院士认为,用户数据当然是属于用户本身。“无论是华为也好,腾讯也好,都不是用户数据的所有者,不是合法拥有所有者,只是业务中会使用到用户数据。实际上都应该考虑到如何尽可能保护好用户的数据。表面上是华为和腾讯的在这个问题上有争论,实际上涉及到所有和用户数据有关的企业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用用户的数据。”
邬贺铨院士认为,类似的争执最终还是需要法律法规来解决。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用户数据保护在宏观层面已有立法,但具体的规定还有待细化。“这是有必要的。《网络安全法》今年6月份已经生效,里面有关于用户数据的内容,但并不具体,有关部委可以做一些解释,这样大家能更明确界限。”
据知情人士透露,腾讯方面希望中国工信部能够介入调查并支持腾讯,另一方面工信部也暗示且希望双方能自行磋商以解决当前矛盾。
用户数据以及隐私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用户在体验各种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经意间透露出更多的隐私。例如新浪微博应用里的热门微博功能,在笔者的体验中就发现,呈现在用户面前的微博内容大部分都是该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是基于用户浏览微博各种不同内容的频率筛选出来的。例如一个热爱篮球,经常看nba视频的用户,热门微博经常会推送一些nba博主的内容以及资讯,很少会看到关于足球的内容。
这种收集用户数据的情况非常的普遍,在餐饮,购物,点评类的应用当中也会出现根据用户兴趣的不同来进行推荐。这样的服务模式可以优化用户体验感,让用户更省心,省去了更多搜索和筛选的时间。这类应用分析用户行为,提高用户体验,目的就是更宽地开拓流量,并且触发用户的多次使用,甚至形成惯性。通常情况下,用户在体验到便利的同时就会对产品产生依赖性,也就是所谓的用户粘性。而谁能留得住用户,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这是服务类产品能够在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意义,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
然而,所有需要捕捉用户行为动作的服务,都会多少涉及到一些用户的隐私问题,而用户就需要时刻担心是否会有隐私泄露等问题的出现。就拿微信举个栗子,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微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通信社交软件,不论是安卓系统,ios系统或是各类型pc端,都可以安装微信应用程序。这样一来,聊天信息就可能被多方收集,手机生产商,系统开发者以及应用程序自身,这势必会造成用户的数据无法保障,重要信息泄露也在所难免。因此也提醒各位吃瓜群众们,在使用所有服务类的app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特别是关于自己的隐私数据的内容,需要一经核实后再执行操作。
这一次的华为和腾讯事件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是我们也不必过于惶恐。虽然这些企业确实掌握着庞大数量的隐私以及信息,但为了维持企业形象,保持企业运转以及正常运营,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冒风险泄露用户隐私的,这其中既有道德约束也有法律约束。虽然网友
曾经一度要求在获取用户数据时需要用户答应数据共享,这种想法听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是难以实现,互联网企业想要获取用户数据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单靠用户禁止是无法阻止其达到目的的,更不用说华为等厂家搭载的是开源的安卓系统。
苹果ceo蒂姆库克曾经在苹果发布会上表示,“我们需要决定作为一个国家到底要赋予政府多少权利来窥探我们的数据和隐私”。他再三强调:苹果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他们要对客户负责,要对国家负责,他们不会动摇。话音刚落全场沸腾。我们希望,作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也有苹果的觉悟和对用户的承诺,让用户放心省心。
协作机器人鼻祖_协作机器人与普通机器人有哪些不同
eyeSight计算机视觉IP产品组合不断升级,注册人机直接互动新专利
TI凭借业内最高集成的分解器传感器接口实现更小、更安全、更准确的旋转位置感测
2020年2月全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情况分析
紫光5G超级SIM卡的详细介绍
华为腾讯为用户数据起争执,专家:两家都不是合法拥有者 吃瓜群众的隐私怎么办
电热元件都有哪些分类_电热元件种类
京瓷在华工厂引进太阳能发电系统
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或将会改变世界的经济治理体系
为什么需要家庭安全物联网,它有什么作用
机械光开关和MEMS光开关的介绍
faster rcnn网络结构详解(四个切入点)
一般FPC产品类型及性能介绍
在人工智能的创造智慧方面,人类永远最有发言权
穷到亚洲倒数,该国却消耗7吨黄金建黄金塔,连市区公路都要让路
32位单片机智能门锁解决方案的详细介绍
续航难题:到底是要降低功耗还是该增大电池?
有趣!自主驾驶3D打印汽车上路 还配个无人机
西安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日前正式成立
三年的“地雷”揭开鸿蒙系统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