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之后,集成电路产业发生了很多变化。例如芯片公司从最早的idm为主发展到现在的fabless成为主流。再如凭借cpu豪占半导体企业营收头把交易的intel被依仗存储壮大的三星赶下马。又如之前被集成电路产业人员奉为金科玉律的摩尔定律,因为材料和技术的限制,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另外还有技术的更迭、材料的革新和架构的演变,集成电路产业开始呈现出了全新的形态。
在这个新技术和创意频发的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新的时代。在近日于南京举办的“2018中国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研讨会暨南京国际集成电路技术达摩论坛”上,来自产业研的专家就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发展,给出了他们的观点。
许居衍:ai芯片的未来靠架构创新
根据摩尔定律的定义,芯片的集成度每18个月会提升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与此同时,单晶体管的成本就会下降。换句话说就是每一美元买到的芯片性能提升一倍。这个在过去几十年基本都是通过晶体管微缩实现的。但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制程推进已经脱离了摩尔定律的规律。业界围绕着摩尔定律的生死,也有了很多的讨论。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院士认为,摩尔定律已经死了,这就使得类似ai这样对芯片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给集成电路带来巨大的压力。他指出,虽然英伟达、谷歌和寒武纪等一众厂商都投入了ai芯片市场,无论是fpga或者asic,都凭借各自的优势,在ai市场并获得了不错的表现,其中尤以英伟达凭借gpu在ai训练市场表现出色最为亮眼。但他认为,片上系统的存在让计算变得无处不在,算力的持续提升让它到达了一个拐点(volta gpu的性能与2014年的超级机差不多)。在这个环境下,芯片需要从架构上创新,才能满足性能需求。许居衍院士强调。
在他看来,芯片的编程技术在过去的发展中经历了几波浪潮,第一波就是封装编程,那时候的“芯片”是算法固定、资源固定;到后来英特尔制造出mpu之后,则迎来了软件编程,这时候任何一个算法进来,芯片都能应付得来,这时候的特点是算法可变,资源固定; 之后就迎来了算法可变、资源可变的硬件编程。但他认为,受限于硅技术瓶颈和冯诺依曼架构的指令流导致算力上不去的问题,未来的芯片架构需要创新。系统视野、多片与堆叠架构、异构架构就是许院士看好的方向,用户可重构soc则是他推崇的一个选择。
许居衍院士表示,可重构的soc性能能够超过fpga,且非常灵活、安全、低成本,这就使他能够从资源配置上满足更多的需求,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发展方向。而国内的也有了清华thinker和南大rasp可重构芯片,这是值得称赞的。但许院士也强调,可重构计算面临多样化的挑战,需要我们正确对待。
张卫:半浮栅器件是存储器的新选择
最近两年,因为疯狂涨价,大家对flash和dram为代表的存储器市场有了更多的关注。据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张卫介绍,2017年,全球存储器的销量为124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1.5%。这主要是由dram和nand flash贡献的。
从数据上看,存储器的使用量正在攀升。从应用上看,存储也是所有产品必须的。但是存储却面临这各样的瓶颈。以dram为例,这个最大的单一集成电路产品(去年创造了700多亿美元的营收)因为受到了电容瓶颈等限制,存储电容越来越小,导致数据保留时间缩短,功耗增加。另外,由于阵列晶体管驱动电流太小,漏电流也增大了。各种各样的原因综合,使得原本和逻辑器件一样遵循摩尔定律微缩的dram一直停留在17nm。
看到这种趋势,业界很多人已经pcm、mram和rram这些新型存储器探索。但因为各自的问题和限制,都没取得太大的突破。
譬如颇受大家欢迎的rram,因为导电filament行程的随机性的存在,直接就制约了rram的产业化。为了推动整个产业发展,张卫团队推出了一种称为半浮栅器件的产品。
我们平时所用的是“非挥发性存储器”,意思就是芯片在没有供电的情况下,信息仍能被保存而不会丢失。这种器件在写入和擦除时都需要有电流通过一层接近5纳米厚的氧化硅介质,因此需要较高的操作电压(接近20伏)和较长的时间(微秒级)。张卫团队则巧妙地通过一个隧穿二极管把浮极和栅极连起来,用隧穿二极管来控制对浮栅的充放电,从而构成了一个存储器,这就是他们所说的半浮栅器件。这种器件具有速度快、面积小、低功耗,且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不需要集成新材料等优势,在海内外获得了高度认可。
张卫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基于上海华为微电子公司的40nm工艺平台,完成了8m基于半浮栅器件的高速低功耗缓存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测试结果也达到了设计要求。在他看来,这个产品将会是我国存储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宋继强:摩尔定律将继续有效
无论其他人怎么看摩尔定律,英特尔方面始终对其充满着信心。在日前的大会上,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宋继强继续强调:“于摩尔定律本身,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经济上的一个观察。它的经济效益还是继续存在,虽然这个速度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但我们认为,这个经济效益将持续存在”。坚信cmos还能缩放,是他对摩尔定律还有信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继强表示,现在的cmos微缩还远远没有到物理极限这个程度,依然可以继续往下走。但和以前不一样,现在的微缩碰到了如何实现大批量、高精度芯片生产的问题。而新的3d工艺技术,新的材料将会成为继续微缩的动力。如三五族晶体管、纳米线晶体管和铁电体就是当中的选择。
不过他也指出,虽然这些新的材料有很好的特性,但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能够作为cmos的替代品。但为了获得性能提升,英特尔通过异构的方式把cmos等器件整合在一起,同时再加上一些新算法功能的处理、数据处理模块、清晰的处理架构去获得性能上的提升。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延续摩尔定律。
mix & match (混搭)则是英特尔延续摩尔定律寿命的另一个招数。
按照宋继强的说法,所谓混搭是把不同制程下的芯片放到一起,将它封装集成起来。这种技术可以根据需要封装不同的cpu核心、io、gpu核心甚至fpga、ai芯片,帮助英特尔灵活应对不同业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为了达成这样的设计,需要有很好的连接技术和功耗管理技术,而英特尔在上面已经有了很深的积累。
进一步增大硅片的面积,则是又一个新方向。
宋继强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记者,把硅片从300毫米增加到450毫米虽然增加了单一硅晶圆的成本,但因为我们获得了更多芯片数量,综合计算下来,单个芯片的价格还是继续在下降,这也是符合摩尔定律的规定的。
来到新工艺方面,宋继强表示,由于在10纳米上采用了几种新的方法,目前已可以看到比较好的良率。在他看来,英特尔明年在10nm上将有更有高的良率,届时将有大批量的10纳米的产品面世。至于7纳米的话,基于10纳米的技术积累和经验,他非常看好英特尔未来的工艺走势。
发展农业物联网需解决的三大难题
三星发布可伸缩显示屏的智能手机专利
AI预测2019奥斯卡赢家名单 准确率达94%
李兴波:萤石EZIoT服务平台 破传统行业智能化转型困局
介绍一个用于点云生成的概率模型
关于资深专家对于集成电路的未来分析
半导体二极管的多方面识别
网络变压器的分类及其在不同应用上的作用
中国私有云市场竞争力TOP5
基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数字锁相实现快速位同步系统的设计
ADC芯片-模拟转换信号芯片
中国电建云数据中心正式落成运行
斑马技术助力零售商 推耐用触控式数据终端
高速链路时钟抖动规范基础知识
华硕推出一款ATX规格的B365主板 10相供电内存频率最高2667MHz
人工智能产业链最全盘点,让大家更全面的认识人工智能
如何将4K 高清的NDI视频源实现同步录制?
吉利汽车在2020年2月份的总销量情况分析
解析OLED拼接屏显示噪点问题:修复亮点和暗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信号完整性与电源完整性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