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水平的角度来看,人脸是唯一不需要用户主动配合就可以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其他生物特征的采集过程,如指纹、掌纹、虹膜、静脉、视网膜,都需要以用户的主动配合为前提,即如用户拒绝采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特征信息。同时,人脸天生就暴露在外,识别身份具有自然性,同时,应用成本较低。
但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刷脸”也有一定技术上优劣。它的缺点也在于信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较弱。
具体来说,人脸所蕴含的信息量较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相比是比较少的,其变化的复杂性不够。例如,若要两个人的指纹或者虹膜基本相同,大概需要好几十乃至上百个比特(信息量的度量单位)达到完全重合才可以。但如果是人脸的话,十几个比特达到重合就可以了。在全世界,可以找到很多具有相似性的面孔。所以说,人脸的辨别性不是很高,它并没有那么独一无二。
另外,人自身内在的变化以及外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采集时人脸的信息稳定度。相较于之前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有所提高,但是具体应用时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状态,如今,保守估计,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能达到99%,但没有达到100%。同时,对于双胞胎,由于相似特征太多,人脸识别基本不可能完成。比如在atm机上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是在使用密码信息的基础上辅助的认证功能。如果脱离了密码输入,完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存取款操作,是不太可能的。
相关专家提出,按照识别的精度排序,虹膜、指纹、人脸的识别精度依次降低。但人脸可以根据摄像头的提升而提升,这个上升空间很大。
AI可以窥见未来?
统计过程控制SPC“见证”JMP和Minitab的差异
HPI接口在TI SOC的应用详解
FEP薄膜制备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
通道模拟器可提高系统质量同时降低成本
人脸识别技术存在劣势 辨别性并不算很高
虹科案例 | 虹科工业树莓派在高科技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索尼Xperia旗舰渲染图曝光,融合高屏占比设计
物位开关本安二线制与NAMUR输出应用的区别
午时已到 全球史上最大芯片并购案尘埃落定
芯派科技韩国研发中心认定授牌 Fastems 发生新人事任命
左蓝微电子高性能1612双工器射频滤波器产品概述
电动机带负载不能起动的解决方法
dfrobot虫虫机器人六足版兼容蓝牙4.0简介
人工智能发展的两个锚点分别是什么
空气开关和漏电断路器该如何选择?
我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三星Galaxy Buds Pro渲染图、规格曝光
【应用方案】Trinamic助力智慧物流体系
USB Type-C、PD 和USB 3.1,这三者到底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