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有哪些?

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尝试之后,我国在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实现了诸多突破。许多新成果的取得,让人们对3d打印有了全新的认识。
不久前,在长征五号b火箭发射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搭载了一台“3d打印机”,飞行期间该系统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样件打印,并验证了微重力环境下复合材料3d打印的科学实验目标。这是中国首次开展轨道3d打印试验,也是全球首次实现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太空3d打印。
以上成果的取得,的确令人振奋。而早在几年前,3d打印在航空领域就已经迈上了应用落地之路。其实,航空航天领域对复杂精密构件快速制造的需求,对昂贵材料降本增效的需求,对重型材料轻量化的要求,以及对材料强度的需求等,都在呼唤新的制造技术和理念。
3d打印的多种显著优势,能够较好地适应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制造的要求,因而在该领域大放光彩。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降低成本、快速原型验证、提升设计自由度、提升产品制造效率等方面。
去太空旅行一下会怎样?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一般能去往外太空的一般都是宇航员。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如3d打印美食、防护服等,正为宇航员的“太空之旅”提供更多保障。根据nasa报道,为了让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正常生活,每年需要向国际空间站提供3175千克的备件,13154千克的航天硬件备件,还有额外17690千克的备件。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太空制造部门(ism),已经开始研究使用3d打印技术减轻太空任务的方式。
为了实现达成太空旅行的梦想,国内外科技企业已经加快了利用大数据、3d打印等前沿技术探索外太空的脚步。早在2014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就曾推出了首个3d打印部件主氧化器阀体,蓝色起源也在其强大的be-4引擎中融合3d打印组件。而火箭实验室可以说是3d打印飞行器部件经验丰富的机构之一了,该实验室凭借着小型卫星专用运载火箭electron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定优势。
在天文观测领域,3d打印同样也作用多多。近日,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infn)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一台紫外线望远镜的机械结构,该望远镜最近被送往国际空间站(iss)。今后三年内,意大利航天局(asi)和俄罗斯航天局(roscosmos)将利用3d打印的mini-euso望远镜分析国际空间站的紫外线辐射情况。
有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未来五年3d打印市场的价值将增长三倍。到2025年3d打印市场将迎来重要拐点,到2029年3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550亿美元。航天航空和汽车制造作为3d打印技术落地的两大领域,将迎来迅速扩张的新机遇。
仰望广阔无垠的太空时,人们心中总会充满了无线的向往和遐思。也许正是由于宇宙的变幻莫测、诡谲绚丽,人们才对太空旅行分外期待。随着物联网、3d打印、北斗导航、地外测量、天地空一天化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人们很有可能实现遨游太空的梦想。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哪些?具备什么特点?
恒温箱的核心--温湿度传感器
电阻温度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有哪些?
lm224扩流保护电路
AR开发仍具挑战 AR眼镜将为AI学习带来挑战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有哪些?
ARM收归日本软银后首份季度财报:收入暴增44%
AT&T:年底前在美国多达12个城市推出5G
UiPath整合一流的UI与API自动化,并在2021.10平台版本中强化企业扩展功能
远程通讯控制器(T-BOX)
四维图新数据安全闭环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用户体验
5G与人工智能的碰撞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基于FPGA提升框架的小波变换方法
工业机器人行业在下一个十年会如何的发展
公安部为网络安全分为五个安保等级,以防个人信息泄露
一位支付宝架构师自述从工程师到架构师的成长之路
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应用有多广
华为构建起了制造业全生命周期开放生态
微软最新的Win10 RS4快速预览版更新17133
2GB RAM树莓派4B宣布永久降价10美元 目前售价约合人民币2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