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总线电力线接口电路的设计

智能家庭要求家用电器经网络(总线)实现互联、互操,总线协议是其精髓所在。目前,国际上占主导地位的家庭网络标准有:美国的x10[1]、消费总线(cebus)[2]、日本的家庭总线(home bus)[3]、欧洲的安装总线(eib)[4]。
消费总线使用五种类型的介质(电力线、无线、红外、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其中以电力线的应用最为广泛。消费总线得到ibm、hownywell、microsoft、intellon、lucent、philips、siements等大公司的支持,1992年成为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的标准(eia600、eia721)。1997年,eia600成为美国ansi标准;2000年6月,微软和cebus委员会共同宣布支持cebus的简单控制协议scp。scp是未来微软upnp协议的子集。
1 cebus电力线物理层
鉴于家庭中电力线载波通讯的特殊性,cebus采用价格低廉、简单易行的线性调频(chirp)扩频调制技术。摒弃了传统电力线载波通常应用的直接序列扩频、调频扩频、跳时扩频等设备复杂、价格昂贵的扩频调制技术。
消费总线的物理层有四种码,分别是:“0”、“1”、“eof”和“eop”。均为扫频信号,正弦信号载波,从203khz经过19个周期线性地变为400khz,再经过1个周期变为100khz,然后在5个周期中变为203khz,整个过程用时100μs,也就是1个ust(unit symble time,在消费总线中用多少个ust来度量时间)。其波形如图1所示。
chirps扫频载波需经过放大耦合到电力线上,放大后的幅度应适中。幅度太低,给接收电路带来困难;幅度太大,又会对电力线上的设备产生干扰。cebus的规定如表1[5]所示。
同时也规定了电器设备对信号的阻抗。如果阻抗很小,就会将信号吸收从而无法传送。规定如表2[5]所示。
线性调频技术实现宽带低功率密度传输,从而大大提高抗干扰性能和传输距离。同时,chirps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和自同步性。这种自相关性决定了所有连接在网络上的设备可以同时识别从网上任意设备发出的这种特殊波形。
2 通讯模块的设计
根据p89c51rd2和p300的芯片手册[6][7],设计的通用通讯模块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p89c51rd2和p300之间采用spi接口通讯,用模拟的i2c总线和串行eeprom通讯。这样,中断口、串口和有足够的i/o口可以用于实际设备的设计。
3 通讯模块电力线接口电路的设计
从p300输出的信号幅度小、驱动能力弱而且还有高次谐波,因此必须经过滤波和放大,然后才能通过耦合电路将信号调制到电力线上。耦合电路将高压和低压隔离开,防止高压击穿通讯电路。另一方面,从电力线来的载波信号又要由p300接收,而电力线上的干扰很大也很不确定,所以需要一个带通滤波器,通过100khz~400khz之间的信号,再送到p300的接收端。电路的方框图如图3所示。
其中左边的3根线来自p300,ts是数字信号,控制收发转换。实际上p300的收发类似半双工方式,因为当它在“发送”劣态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输出信号。因此,这个时候它可以处于接收状态,如果接收到了优态,就表示发生了竞争。
3.1 滤波电路
输入滤波器电路如图4所示。
这个滤波器有6阶,对高频干扰有很好的抑制,图5是它的频率响应曲线。在高频段400khz处衰减为3db,高于400khz的平均衰减为128db/dec,可以有效地过滤干扰信号。
p300输出的信号包含丰富的高次谐波,为了减小对电网的干扰,先经过带通滤波器再进行放大。滤波器也采用无源电路,原理与上面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3.2 放大电路
p300的输出信号经过滤波之后,其内阻很大,没有驱动能力,而且电压幅度不符合消费总线的要求,必须放大后才能够驱动电力线。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强有力的输出能力,还需有禁止输出功能,这样才能使p300接收其它节点发出信号。
电网的性能不确定,有时是容性负载,有时是感性负载。这样就给末级电路采用反馈带来很大困难。因为当负载的阻抗特性变化时,输出的信号相位会发生变化,最终有可能是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从而引起振荡。
设计的电力载波放大电路如图6所示,虚线的左边是原理图,右边是实现电路图。可以看出,这个电路有两个输入,一个输出。输入信号来自p300的电力载波,输出使能控制放大器运行。图6的左半部分,t1和t2接成互补式otl输出,它们的偏置电压来自电阻r1、r2的分压。来自p300的信号经过运放u1放大达到期望的幅度,然后通过电容耦合到t1和t2的基极。如果开关s1和s2合上,则t1和t2正常输出信号,p300可以发送数据;如果s1和s2都断开,那么t1和t2的基极都处于悬空状态,输出端也成为悬浮状态,从而不会吸收由电力线传来的信号,p300可以接收信号。
在图6的右边,开关s1和s2也被t7和t8取代,t1和t2被复合管取代,其中的电阻r11用来消除三极管漏电电流的影响。采用复合管是为提高放大倍数,这样可以尽量减小级间耦合,即使输出信号发生了畸变,也不会影响到前级而发生振荡。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很可行的。其对容性负载、感性负载以及纯电阻的负载都有较稳定的输出,输出阻抗小于2ω。
3.3 耦合电路及其保护措施
图7中j1接到电力线,r1是压敏电阻,它可以使尖峰脉冲短路,变压器t1实现了高压与低压的隔离。因为载波的频率比较高(100khz~400khz),远远大于电网的频率,这样就使载波信号畅通无阻,而能够隔断高压。电容c1阻断低频高压,防止变压器饱和;电阻r2取值比较大,作用是在离线时使电容放电,防止在设备插头的两端出现高压。z1是瞬变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或称tvs),它可以有效地避免后面电路被高压击穿。l1、d1、d2也是为防止高压击穿放大电路而设计的。电力线上的设备接入或者是断开,都有可能引起尖峰脉冲,并导致收发电路的永久损坏。所以高压保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电力线上会产生高压脉冲破坏器件以外,当设备刚刚接上电源时(参看图7),如果电力线刚好处于电压的最大值,而此时电容上的电压为0,会有300v(220v有效值,最大值311v)的高压直接加在变压器两端,引起很大的电流,从而在次级产生尖峰脉冲。这个脉冲的电流相当大,可达几十安培到上百安培,采用一般的稳压管根本没有办法消除这个脉冲。笔者曾经尝试过采用压敏电阻吸收这个脉冲,但压敏电阻的响应比较缓慢,在出现脉冲的一微秒之内仍然有几十伏的电源,足以烧坏放大电路。实践表明,这种刚刚接入电路时的瞬态脉冲所产生的破坏力相当大。幸运的是,它的电流虽然很大,但是能量却不是那么大。笔者采用的瞬变抑制二极管1.5ke6.8ca响应时间是5ns,能够吸收200a电流,瞬态功率可达1500w。可以简单地把它看作是一个具有强大吸收电流能力的稳压二极管,但它的动态电阻比较大,所以还需要d1和d2这两个肖特基二极管进一步把电压钳位在电源电压左右,电感l1的作用是阻断特别窄的高压脉冲。经过这些保护措施,后面电路没有出现过任何故障。
在设计电路板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电路板敷铜皮的阻抗影响,例如在图8的电路板布局中,z1是瞬变抑制器件,元件的引线和铜皮都会引入电感,从而削弱吸收效果。
stm32/stm8
意法半导体/st/stm

华为P10/Plus确认屏幕规格 全部前置指纹识别并搭载麒麟960!
软件定义超构光学元件未来发展方向
分布式存储集群设计,集群网络规划方案
工业I/O加上软件可配置,解决控制网络升级阵痛
健身房中的智能镜子可让更多人感受到智能的魔力
消费总线电力线接口电路的设计
arduino如何停止loop循环
华为下决心构建自己的移动服务(HMS)应用生态
什么是图像距?如何计算图像距?
便携式农药残留检测仪的功能特点有哪些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和研究人员发布了AllenNLP Interpret
沃尔沃表示全力支持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化
成都天府新区紫光芯城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投资约500亿元预计2022年投入运营
商汤科技发布“端边云一体化方案”,全技术栈整合强化智慧城市中枢能力
你敢相信L2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吗
Velodyne正式起诉中国激光雷达创业公司速腾聚创与禾赛科技
推动我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工作的几点建议
SQL在MySQL他是如何进行语义转化的呢?
ESP32开源示波器基础知识综述
机器人助力医护人员 减少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