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少手机会把指纹识别做到侧面。
。
除了能在早期的索尼 xperia 旗舰中亮相,侧面指纹也没有太多出场的机会。那是大部分的手机,都还是以前置指纹为主。将指纹识别功能整合到实体 home 键上,是当时最常见的做法。
后来,手机进入了追求高屏占比的时代。设计师需要减少手机正面上的东西,才能塞下更大尺寸的屏幕。占地面积最大的实体 home 键,自然就成为了率先被动刀的对象。
但当我们以为侧面指纹能借这个机会普及时,屏幕指纹识别技术就出现了。
屏幕指纹技术推出后就快速拿下了旗舰机阵型,除了少数还在用着后置指纹和已经改用结构光面部识别的产品,大部分旗舰智能手机都用上屏幕指纹识别技术。而在入门到中端定位的机型中,厂商只会选择成本更低的后置指纹方案,侧面指纹的市场就更小了。
话虽如此,侧面指纹的出现率确实不如后置指纹和屏幕指纹,但它在体验上的表现并不会后两者要差。使用成本、工艺上的限制,让侧面指纹成为一个完全被低估的技术。
媒体 the verge 在讨论指纹识别的位置时就提到,将指纹识别功能整合到侧面的电源按键上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设计也能够使用用户不同的解锁姿势和需求。
当手机正面朝上放在桌面时,用户在不拿起手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侧面指纹来解锁。如果只是想看看挂在锁屏页面的信息时,那只需要轻按电源键就能够完成,灵活性还是要比后置指纹来得方便。
除此之外,当用户需要用手机通过 nfc 进行非免密支付时,后置指纹就会麻烦一点。
因为 nfc 支付时,手机背部还是要紧贴支付设备,此时就会和后置指纹识别产生冲突。用户必须要先接触一次支付设备,进行一次指纹识别后再将手机移过去支付。
整个流程下来还是有点啰嗦,要是遇到公交车和地铁这种需要快速支付的场景,那后置指纹用起来还是不够便利。侧面指纹和屏幕指纹识都能够直接让手机平放在支付感应区上,确实要方便不少。
对此,the verge 编辑 jon porter 提到现在大部分屏幕指纹只能单点识别,平整的屏幕上少了物理按键的限位,在不看屏幕的状态下可能会出现对不上位的尴尬。
其实,用户只要是习惯了手机的操作模式,要快速地使用屏幕指纹进行解锁也不是难事。不过,物理按键能让用户形成机械记忆。只要按键的位置能适配到用户的握持手势,那握住就能解锁的效率确实要比屏下指纹再快一点。
总的来说,从功能性和体验效果上看,侧面指纹识别也具备优势。将它和实体按键整合起来,也能在手机没有「抬起亮屏」的状态下进行快速解锁。
在不断追求屏占比的大前提下,侧面指纹识别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案,确实也不应该被冷落到这种程度。
只是,成本和设计上的问题给侧面指纹带来不少限制。
首先,识别按键需要保证有足够的识别面积,所以按键也不能做太小。按键的尺寸不能压缩,手机要继续做薄就变得更困难了。
现在,大部分旗舰机都在追求更薄的机身,同时也想减少机身上的开孔,以换取一个更坚固的金属中框。为了实现这目标,他们不惜用固态按键来代替传统物理按键。
在这种大方向下面,侧面指纹识别要用在旗舰机上面就更难了。
此外,使用侧面指纹识别也会增加开发的成本,提升对生产工艺的要求。对于那些把价格作为主要卖点的中低端手机来说,方案更成熟、成本可控性更高的后置指纹识别更符合他们的追求的目标。
既然是这样,那侧面指纹也不可能在这个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不过,随着索尼侧面指纹设计手机的回归,以及 galaxy s10e、荣耀 honor 20 pro 这一类次旗舰机器的出现,似乎给了侧面指纹一个新的机会。
毕竟,次旗舰机型有足够的价格空间,成本考虑没有入门机来得紧张。从新发布的产品中也能看到,次旗舰也没有旗舰身上那种对厚度的执着,这些都为侧面指纹的引入打好了基础。
由此可见,次旗舰手机才是让「侧面指纹识别」设计发光发热的平台。这一波新热潮,或者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搭载侧面指纹识别的手机。
什么是3D打印?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一个人,真能做到吗?
步进电机的应用
日本各大传感器厂商,纷纷推出传感器产品用于改善医疗保健行业
视觉语言预训练(VLP)模型的最新进展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DSP芯片的应用趋势
索尼侧面指纹设计手机的回归,侧面指纹迎来新机遇!
四种电工常用的温度保护元器件
新生态亟需激发“AI+医疗”潜力
变压器如何选型
虹科方案 | 虹科Panorama SCADA方案数据库功能应用
夏普发布一款双刘海屏手机 将于2019年1月在日本发售
迦智机器人:改善物流管理 实现精准高效运输
医疗器械视觉定位应用
谷歌Nexus Q拆解揭秘:探索“美国制造”复兴之路
led创意显示屏的数字化应用
SEGGER的Ozone现可支持用于M1/M2(ARM内核)上的macOS
如何辨别多功能电力仪表的常见故障
LoRa和BLE:物联网的最新应用
以多核DSP处理器为核心的以太网通信接口硬件设计概述
过电压保护器的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