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
晶振大类分两种,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
无源晶振工作原理简单的说石英有压电效应,电压形成了,自然就会产生晶体片形变,再结合外部电路,通过ic整合再交给下级电路输出。其设计缺陷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才能运行,所以信号质量较差。
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里面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因为外围电路固定,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从内部结构看,有源晶振内部构造包含了无源晶振,并且把外围电路封装进去,所以如果能理解无源晶振,也就能理解有源晶振,本篇主要讲解无源晶振。
02
晶振的原理
2.1 石英晶体的结构
晶振是利用石英晶体(quartz-crystal)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石英本质是矿物质硅石的一种,化学成分是sio2,从一块晶体上按一定的方位角切割成的薄片称为晶片。
形状是呈角锥形的六棱结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特性。按其自然形状有三个对称轴,电轴x,机械轴y,光轴z。
石英晶体及横断面石英谐振器中的各种晶片,就是按照各轴不同角度,切割成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或棒型的薄片,如图
2.2 石英晶体的特性
(1) 石英晶体特有的正、 反两种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当沿晶体的电轴或机械轴施以张力或压力时, 就在垂直于电轴的两面上产生正、 负电荷, 呈现出电压。
负压电效应:当在垂直于电轴的两面上加交变电压时, 晶体将会沿电轴或机械轴产生弹性变形( 伸张或压缩) , 称为机械振动。
(2) 石英晶体具有谐振回路的特性
石英晶体存在着固有振动频率。
当晶体几何尺寸和结构一定时, 它本身有一固定的机械振动频率。当外加电信号频率在此自然频率附近时, 就会发生谐振现象。它既表现为晶片的机械共振, 又在电路上表现出电谐振。这时有很大的电流流过晶体, 产生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3) 具有较小的频率温度特性
石英晶体温度系数小和低噪声,石英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达到10 -5数量级以上, 具有很高的品质因数, 产生几十khz几百mhz的振荡频率。
2.3 晶振的工作原理
晶振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它的基本构成大致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在它的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银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极上各焊一根引线接到管脚上,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晶振。
根据正反压电效应,如果在晶片的两极上加交变电压,晶片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晶片的机械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是一种可将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压电器件,能量转变发生在共振频率点上。
在一般情况下,晶片机械振动的振幅和交变电场的振幅非常微小,但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为某一特定值时,振幅明显加大,比其他频率下的振幅大得多,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它与lc回路的谐振现象十分相似。它的谐振频率与晶片的切割方式、几何形状、尺寸等有关。
03
—
晶振的特性和模型
3.1 晶振的等效电路
当晶体不振动时, 可以看成是一个平板电容器co, 称为静电电容。co与晶片的几何尺寸和电极面积有关。当晶体振荡时,机械振动的惯性可用电感l来等效。
co—静态电容和支架引线等分布电容之和, 一般约2~5pf。
cm —动态电容, 表征晶体的弹性, 值很小, 在10﹣² pf以下。
lm —动态电感, 表征晶体的质量, 值较大, 在几十mh ~几百h。
rm —动态电阻,机械摩擦和空气阻尼引起的损耗, 阻抗很小,几~几百欧Ω。
3.2 晶振的阻抗
可表示为以下方程(假设rm可以忽略不计):
3.3 石英晶振的频域电抗特性
其中fs的是当电抗z=0时的串联谐频率(它是lm、cm和rm支路的谐振频率),其表达式如下:
fa是当电抗z趋于无穷大时的并联谐振频率(译注:它是整个等效电路的谐振频率),使用等式:
在fs到fa的区域即通常所谓的联谐振状态(该区域就是晶振的正常工作区域,fa-fs就是晶振的带宽。)
带宽越窄,品质因素越高,振荡频率越稳定, 在此区域晶振呈电感特性,从而带来了相当于180 °的相移。
频率fp(或者叫fl:负载频率)表达式如下:
从表达式我们知道可以通过调节负载电容cl来微调振荡器的频率,这就是为什么
制造商在其产品说明书中会指定外部负载电容cl值的原因。通过指定外部负载电容cl值,可以使晶体振荡时达到其标称频率。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调整外部参数来达到晶振电路的8mhz标称频率:
等效电路参数实例
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晶振的fs = 7988768hz,fa = 8008102hz,
如果该晶振的cl为10pf,则其振荡频率为:fp = 7995695hz。要使其达到准确的标称振荡频率8mhz,cl应该为4.02pf。
04
—
晶振的参数
1、频率
晶振频率是工作频率的简称,晶振元件在电路中正常工作时候的理想频率就是工作频率,这个参数在晶振设计好的时候就固定好了,我们在采购的时候应该顺应需求选择合理选择。
2、频差
基温下工作频率与名义频率的最大允许偏差。
3、温差
允许工作频率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相对于基准温度的偏差,通常以ppm为代表。
4、老化率
由时间引起的频率偏移,这个指标对于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它没有明确的测试条件,而是由制造商通过对所有产品的计划采样持续监督。某些晶体元素可能比规定的老化率有些偏差,这是允许的,老化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只能靠制造商和用户之间的密切协商。
5、负载电容
用晶体元件测定负载共振频率fl的有效外电容,晶体元件规范中的cl是一个测试条件和一个使用条件,可根据用户的具体用途调整,以微调实际工作频率(即制造公差可调整)。然而它具有一个合适的值,否则它会使振荡电路老化。其值通常是10pf、15pf、20pf、30pf、50pf等,其中cl用于串联谐振电路,其操作频率为晶体的谐振频率。对于某些晶体(包括非封装振荡器的应用),0.5pf的实际电容的误差可能导致给定负载电容器(特别是小负载电容器)下的频率误差为+-6,因此负载电容是订单规范的一个重要指标。
05
如何选择晶振的负载电容
晶振的匹配电容是怎么定义的?
前文我们有计算过晶振的负载电容,一般规格书中有推荐的负载电容值,它是指晶振要正常振荡时所需的电容。
很多工程师误解以为这个晶振的cl参数就是等同于晶振振荡电路里的c1 c2两个外挂电容的串联等效电容c1*c2/(c1+c2)。其实负载电容是指晶振的两条引线连接ic 块内部及外部所有有效电容之和.
**晶振的负载电容=[(c1*c2)/(c1+c2)]+cic+△c **
式中c1,c2为分别接在晶振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cic集成电路内部电容+△c pcb上电容,经验值为3至5pf。
假设一个10pf的负载电容的晶振电路,外挂旁路电容的大小应该可以这样推算:1)假设杂散电容为5pf,c1/c2=(10-5)*2 =10pf;
2)假设按照3pf来推算,c1/c2=(10-3)*2=14pf,可以就近选择15pf接入电路。如果不做精确的回路调查工作,可以依照此数字做大概的推算并调试。
06
—
晶振使用注意事项
1、位置要选对:晶振内部是石英晶体,如果不慎掉落或受不明撞击,石英晶体易断裂破损,所以晶振的放置远离板边,靠近mcu的位置布局。
2、两靠近:耦合电容应尽量靠近晶振的电源管脚,如果多个耦合电容,按照电源流入方向,依次容值从大到小摆放;晶振则要尽量的靠近mcu。
3、走线短:在电路系统中,高速时钟信号线优先级最高,一般在布线时,需要优先考虑系统的主时钟信号线。时钟线是敏感信号,频率越高,要求走线尽量的短,保证信号的失真度最小。
4、高独立:尽可能保证晶振周围的没有其他元件。防止器件之间的互相干扰,影响时钟和其他信号的质量。网传是300mil内不要布线,实际在设计中并没有如此严格。
5、外壳要接地:晶振的外壳必须要接地,除了防止晶振向外辐射,也可以屏蔽外来的干扰。
6、谨慎选择c1、c2的容值。尽量按照晶振厂家提供的推荐值设计。在满足起震要求的前提下,c1、c2的取值可以尽量小,能缩短石英晶振起震时间。
我国类脑芯片基础研究和技术成果数量均居全球首位
Arm架构PC市场萎缩
广凌智慧教室融合管理中台:实现对智慧课堂教学行为的智能分析
USB和串口的相关概念
国足战胜乌兹别克,国足在崛起,国产手机也在崛起!华为、小米、oppo、vivo丝毫不虚!
晶振原理和电容选取的计算
Android工程师的4个瓶颈
我的MP4我做主,自己换电池续航强一倍,设备换电池
智能驾驶系统关联件EPS
cortex与arm11的区别
单片机攻击技术
AEC-Q101 标准之TC解读
中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2022年发射
研扬AI爆发智慧医疗的潜力-研扬的多面性智慧医疗方案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带来无穷的可能性
电暖桌/取暖桌语音芯片,智能家电音效ic选型——NV040D
5G网络的安全问题、安全措施和技术
三坐标测量机发展现状以及三坐标国产化的意义
日本加快AI芯片开发的创新推进 避开中美竞争开辟新战场
从单品到全屋智能,5G带来行业新契机
常州移动携手国网电力常州供电公司推进常州5G网络及智慧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