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云的格局从来都没变过
欢迎来到云计算巨头时代!
互联网倏忽数十载,跨越历史的长河来到今天。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基调,“open source is eating the world”的声音言犹在耳,一个新的时代早就不经意间来临。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叫做云计算。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化经济、全面上云趋势、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撑,这些时代的需求交织在一起,唤起了群雄逐鹿的云计算浪潮。
2017、18 年间,云计算市场可谓百花齐放,各大厂商、各种品类的“云”你方唱罢我登场。如果你在那两年去技术社区举办的线下大会的展台区、赞助商背板逛过,你会非常直观地看见,“凡人饮水处,皆言云计算”。
时过境迁,媒体炒作的技术名词已不再是云计算,或是人工智能,或是区块链,但在这些新的流量宠儿背后,你总能看到云计算以一种基础设施的方式撑起了互联网发展的底座。但不同的是,云计算的玩家群体,少了很多。
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美团云和苏宁云相继宣布关闭公有云业务,这是星罗棋布的中国公有云市场中一场不小的水花,但从整个市场规模来看,也仅仅只是一朵水花而已。
云计算市场的“马太效应”持续凸显,在这个基础设施、技术积累、生态圈建设、资金投入缺一不可的赛道,市场的份额继续向头部企业集中。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 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9 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达到 54.2 亿美元,公有云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排名前 10 的厂商目前已占据了超过 90%的市场份额。而放眼全球,自 2017 年来,全球云计算市场形成 3a 格局(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和阿里云),目前 3a 占据市场近七成份额。
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市场下,头部厂商不管是在本国内还是全球环境下,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英国调研机构 canalys 报告显示,2019 年 q4 季度中国公有云市场排名第一的阿里云环比再次上涨,从 45%提升到了 46.4%,朝着“半壁江山”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在美国市场,亚马逊也没有受到来自微软的实质性威胁,微软与五角大楼的一百亿美元合同也被紧急叫停。
云的世界就是这样,中部、尾部厂商新陈代谢迅速,头部厂商稳如磐石。
2 、市场要的是怎样的云服务?
要论证这样的问题,我们先看看历史发展规律。
2002 年,云计算的开山鼻祖亚马逊首次推出了 amazon web service,也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 aws。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知道云计算是什么,将会引起怎样的变革。2006 年,aws 推出了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同年,谷歌 ceo 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云计算作为一个名词概念正式出现,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模式也开启了飞速变革。
云计算的十多年历史中,出现过一个名叫 openstack 的“奇葩”。它的奇葩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开源的云计算平台。它的背后,站着的是 rackspace 公司和 nasa,后者这个“不务正业”的宇航局曾在云计算上砸下大量的资金,后来突然醒悟这不应该是自己做的事儿,于是跟 rackspace 一起开源了代码,也就是现在的 openstack 平台。
时至今日,openstack 走过了十年的进程,也从辉煌时的拥趸无数到了今天被频频唱衰,甚至 nasa 也弃它而去选择了 aws。究其根本,无非是以开源的方式做云计算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全球前五的云厂商,从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阿里云、谷歌 gcp 等无一例外都是自研。
为什么要自研云?
道理很简单,巨头企业需要完全的自主可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掣肘。自研云以外通常有两条路,而这两条路都有各自的弊端:
一是跟传统的数据库公司如甲骨文合作,既要开放业务和数据,又无法适应互联网公司的快速迭代、持续交付、研发模式、运维需求。
二是选择开源方案,但不同的开源方案只适用于特定业务场景,背后的开源社区同样“各自为战”,技术方向并不统一。
很多企业都明白自研云的优势,但因为各种成本和风险选择难以迈出关键的一步。也只有这几家头部云厂商,才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技术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去做这从底层构建一套完整的自研云的实力。国内市场,目前只有阿里云有自研的云操作系统,其他云都是开源改装。
除了软件层面的自研,硬件层面同样如此。亚马逊、谷歌、阿里等厂商,还启动了芯片、服务器的自研工作,让底层的硬件能力完美适配上层的软件需求,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云计算这个圈子里,拼的并不仅仅是技术,技术层面上的差距并不足以成为企业选购云服务的唯一评判标准。这背后需要考虑的,还有产品完整度、服务能力、社区生态、品牌运营等诸多要素。而其中,产品的完整度也是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产品的完整度上,亚马逊和阿里云都有最完整的系列,企业选择上云以后,基本需求都能得到满足,一般不会再更换其他云。更进一步,阿里巴巴 2019 年更是首次将核心系统全面上云,办了第一次“云上双 11”,这个口碑、宣传效应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杀手级别。这背后映射的,正是云巨头们释放给行业的信心:我自己也上云,我的云能满足我的海量数据、业务诉求,你还等什么?
3 、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同时,按下了加速键
历史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新冠疫情在给世界按下暂停键的同时,却给一些行业按下了加速键。
有数据表明,中国 90%的制造业工厂没有实现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广大却没有出现头部企业、最佳实践,反而是因为疫情影响,工厂停工,制造业陷入停滞。这背后,需要云计算的赋能。
中国的在线教育也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这次黑天鹅事件下,学校停学、教培机构停业,让学习场景被迫转到线上,却也让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进程大大提前。钉钉在高并发流量面前的紧急扩容,投资人主动对在线教育创业者的接洽,无不体现出了这个行业迎来了一波红利期。这背后,需要云计算的支撑。
不管是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是国家的建设数字化经济的政策,亦或是新基建、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背后都少不了已经成为水和电的云计算。
击败诺基亚的不会是另一个诺基亚,历史的规律告诉我们,云计算的格局已经形成,四大超级云将联手瓜分全球超过 75%的市场份额。他们,是自研的云。他们,是产品完整的云。他们,是跟产业完美结合的云。


MEMS与智能传感器技术专题论坛在郑州召开
如何将DHT11与树莓派连接在16x2 LCD屏幕上显示温度和湿度的值
燃油油位传感器存在安全隐患,捷豹路虎召回1634辆汽车
如何安装集成开发环境PyCharm
企业组织应在2021年需了解和探索的主要战略技术趋势
云计算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linux系统数字音频设备的OSS和ALSA驱动结构分析(完整代码)
电池包压力监测传感芯片SNP805
三星电视引领家电“体验时代”,16年蝉联全球销售冠军
泰国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发行了新的法令
没有行动就没有改变!趁年轻,多拼一下!
FPC软板散热需要遵循什么原则
关于断路器应用情况的看法和建议
iPhone12取消百亿补贴的原因是什么?
纸板可编程键盘的制作教程
美国ITC对特定半导体设备及移动设备组件337调查因和解而终结
奥林巴斯消费相机新品亮相CES
电波的极化特性
变压器的效率
汉堡王将成为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