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一堆沙子究竟是怎样变成一颗性能强劲的Intel处理器

沙子:硅是地壳内第二丰富的元素,而脱氧后的沙子(尤其是石英)最多包含25%的硅元素,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这也是半导体制造产业的基础。
硅熔炼:12英寸/300毫米晶圆级,下同。通过多步净化得到可用于半导体制造质量的硅,学名电子级硅(egs),平均每一百万个硅原子中最多只有一个杂质原子。此图展示了是如何通过硅净化熔炼得到大晶体的,最后得到的就是硅锭(ingot)。
单晶硅锭:整体基本呈圆柱形,重约100千克,硅纯度 99.9999%。
硅锭切割:横向切割成圆形的单个硅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晶圆 (wafer)。顺便说,这下知道为什么晶圆都是圆形的了吧?
晶圆:切割出的晶圆经过抛光后变得几乎完美无瑕,表面甚至可以当镜子。事实上, intel自己并不生产这种晶圆,而是从第三方半导体企业那里直接购买成品,然后利用自己的生产线进一步加工,比如现在主流的45nm hkmg(高k金属栅极)。值得一提的是,intei公司创立之初使用的晶圆尺寸只有2英寸/50毫米
光刻胶(photo resist):图中蓝色部分就是在晶圆旋转过程中浇上去的光刻胶液体,类似制作传统胶片的那种。晶圆旋转可以让光刻胶铺的非常薄、非常平。
光刻:光刻胶层随后透过掩模(mask)被曝光在紫外线(uv)之下,变得可溶,期间发生的化学反应类似按下机械相机快门那一刻胶片的变化。掩模上印着预 先设计好的电路图案,紫外线透过它照在光刻胶层上,就会形成微处理器的每一层电路图案。一般来说,在晶圆上得到的电路图案是掩模上图案的四分之一。
光刻:由此进入纳米尺寸的晶体管级别。一块晶圆上可以切割出数百个处理器,不过从这里开始把视野缩小到其中一个上,展示如何制作晶体管等部件。晶体管相当于开关,控制着电流的方向。现在的晶体管已经如此之小,一个针头上就能放下大约3000万个。
溶解光刻胶:光刻过程中曝光在紫外线下的光刻胶被溶解掉,清除后留下的图案和掩模上的一致
蚀刻:使用化学物质溶解掉暴露出来的晶圆部分,而剩下的光刻胶保护着不应该蚀刻的部分。
清除光刻胶:蚀刻完成后,光刻胶的使命宣告完成,全部清除后就可以看到设计好的电路图案。
光刻胶:再次浇上光刻胶(蓝色部分),然后光刻,并洗掉曝光的部分,剩下的光刻胶还是用来保护不会离子注入的那部分材料。
离子注入(lonimplantation):在真空系统中,用经过加速的、要掺杂的原子的离子照射(注入)固体材料,从而在被注入的区域形成特殊的注入层,并改变这些区域的硅的导电性。经过电场加速后,注入的离子流的速度可以超过30万千米每小时。
清除光刻胶:离子注入完成后,光刻胶也被清除,而注入区域(绿色部分)也已掺杂,注入了不同的原子。注意这时候的绿色和之前已经有所不同。
晶体管就绪:至此,晶体管已经基本完成。在绝缘材(品红色)上蚀刻出三个孔洞,并填充铜,以便和其它晶体管互连。
电镀:在晶圆上电镀一层硫酸铜,将铜离子沉淀到晶体管上。铜离子会从正极(阳极)走向负极(阴极)。
铜层:电镀完成后,铜离子沉积在晶圆表面,形成一个薄薄的铜层。
抛光:将多余的铜抛光掉,也就是磨光晶圆表面。
金属层:晶体管级别,六个晶体管的组合,大约500纳米。在不同晶体管之间形成复合互连金属层,具体布局取决于相应处理器所需要的不同功能性。芯片表面看起来异常平滑,但事实上可能包含20多层复杂的电路,放大之后可以看到极其复杂的电路网络,形如未来派的多层高速公路系统。
晶圆测试:内核级别,大约10毫米/0.5英寸。图中是晶圆的局部,正在接受第一次功能性测试,使用参考电路图案和每一块芯片进行对比。
晶圆切片(slicing):晶圆级别,300毫米/12英寸。将晶圆切割成块,每一块就是一个处理器的内核(die)。
丢弃瑕疵内核:晶圆级别。测试过程中发现的有瑕疵的内核被抛弃,留下完好的准备进入下一步。
单个内核:内核级别。从晶圆上切割下来的单个内核,这里展示的是corei7的核心。
封装:封装级别,20毫米/1英寸。衬底(基片)、内核、散热片堆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处理器的样子。衬底(绿色)相当于一个底座,并为处理器内核提供电气与机械界面,便于与pc系统的其它部分交互。散热片(银色)就是负责内核散热的了。
等级测试:最后一次测试,可以鉴别出每一颗处理器的关键特性,比如最高频率、功耗、发热量等,并决定处理器的等级,比如适合做成最高端的corei7-975extreme,还是低端型号corei7-920。
装箱:根据等级测试结果将同样级别的处理器放在一起装运。
零售包装:制造、测试完毕的处理器要么批量交付给oem厂商,要么放在包装盒里进入零售市场。

磁珠的作用及特性的详细讲解
狼蛛死亡缠绕鼠标评测 用对鼠标才是王道
基于嵌入式的数控雕刻机控制系统设计
ARM未来芯片路线图泄露 包含10nm处理核心
如何提高超声波流量计在弯管下的测量精度
硬核科普:一堆沙子究竟是怎样变成一颗性能强劲的Intel处理器
物联网中常见的通信技术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关于锂电池外观缺陷检测创新型科技
新唐科技W539A804主板简介
京东宣布与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达成合作战略
C语言驱动编程详解
创维25NF8800的IC2总线调整的又一法
赛灵思公司宣布在会上展示在光纤网络上的技术领先优势
虹科与CTC正式合作,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工业加速度计解决方案!
韩国三家移动运营商推出了RCS平台来取代短信服务
IEC62133电池标准测试
小米5C:8核处理器+2.5D玻璃+64g内存,仅售999!你喜欢这款千元机吗?
当年手机界霸主再度归来,Nokia 3310复刻版和Nokia 9哪个更具情怀?
安科瑞红外测温方案在XX锂电厂房项目密集母线槽上的应用
物联网世界会被前端开发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