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研究的深入和普及,对于5g具备的能力已达成基本共识:满足增强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拥有更高体验速率和更大带宽接入的能力;满足车联网、远程医疗、应急通信、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应用需求,拥有低时延、高可靠的信息交互能力,具备承担高时效、高精密、高安全需求业务的能力;满足物联网设备互联互通的应用需求,拥有更高连接密度、更简单信令交互的能力,支持大规模、低成本、低功耗物联网设备的高效接入和管理。
为了满足这些苛刻的体验、效率和性能的要求,5g必须要构建一个资源全共享、功能易编排、业务紧耦合的网络平台。因此,5g网络架构就必须全面深入优化。
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可以划分成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两部分,无线接入网主要由基站组成,为用户提供无线接入功能;核心网主要由基站管理器、网关、计费系统组成,主要为用户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和管理功能,在4g lte系统中,基站和核心网分别叫enb和epc。
5g系统由接入网(an)和核心网(5gc)组成,若考虑nsa(非独立组网)场景,则还需要考虑4g的网元。5g网络在传统4g lte网络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处理,网元呈现虚拟化、云化。
一、主要网元及功能
5g网元的功能划分如图所示。ng-ran包含gnb或ng-enb节点,5gc包含amf,upf和smf三个功能模块。
gnb/ng-enb
o 小区间无限资源管理intercel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
o 无线承载控制radiobear(rb)control
o 连接移动性控制connection mobility control
o 测量配置与规定measurementconfiguration and provision
o 动态资源分配dynamicresource allocation
amf
o nas安全non-accessstratum(nas) security
o 空闲模式下移动性管理idlestate mobility handling
upf
o 移动性锚点管理 mobilityanchoring
o pdu处理(与internet连接)pduhandling
smf
o 用户ip地址分配 ue ipaddress allocation
o pdusession控制
主要网元功能实体 (nf):
o ue: 用户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 (ue)
o ran: 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 (ran)
o amf: 接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
o upf: 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 (upf)
o ausf: 鉴权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
o dn: 数据网络data network (dn), 比如运营商业务,互联网接入或者第三方业务等。
o udfs: 非结构性数据存储功能unstructured data storage function
o nef: 网络业务呈现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nef)
o nrf: 网元数据仓库功能nf repository function (nrf)
o nssf: 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selection function (nssf)
o pcf: 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 (pcf)
o smf: 进程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mf)
o udm: 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 (udm)
o udr: 统一数据仓库功能unified data repository (udr)
o af: 应用层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 (af)
o eir: 5g设备标识注册设备5g-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5g-eir)
二、5g接入网
移动的云引擎是无线接入网一系列ran功能的云化组合,其中的关键是软硬件解耦,各功能网元可部署在通用的cots上,从而实现nfv架构,达到资源池化、弹性、可伸缩性等云化特征。简单的来说就是将各网元以软件包的形式安装到一在云服务器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5g移动通信系统的灵活性,接入网不再是由bbu、rru、天馈系统组成了,而是被重构为3个功能实体——cu、du、aau:
o cu(centralizedunit,集中单元):原bbu的非实时部分将分割出来,重新定义为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
o du(distributeunit,分布单元):bbu的剩余功能重新定义为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
o aau(active antennaunit,有源天线单元):bbu的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与原rru及无源天线合并为aau。
an有两种:
o gnb,为ue提供nr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终结点;
o ng-enb,为ue提供e-utra的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的终结点。
一般来说一个gnb-du只连接一个gnb-cu。但是为了实现的灵活性,每个gnb-du也可能连接到多个gnb-cu。gnb cu中的控制面和用户面是分离的,一般只有一个cp,但是允许有多个up。需要注意的是,gnb-cu及连接的若干gnb-du是作为一个整体逻辑gnb对外呈现的,且只对其他的gnb和所相连的5gc可见。
du和cu共同组成gnb,每个cu可以连接1个或多个du。cu和du之间存在多种功能分割方案,可以适配不同的通信场景和不同的通信需求,由此带来的好处如下:
o 对现有ran架构进行分离可以有效降低前传带宽的需求;
o rancu内部的移动性不可见,从而降低cn的信令开销和复杂度;
o 采用cu将控制协议和安全协议集中化后,cu的出现更加适应nfv的架构实现cloud ran,增加了ran侧的功能扩展性。
三、5g核心网
5g核心网构架主要包含三大关键技术:sba、cups和网络切片,这是最终实现化整为零、由硬变软的彻底演进。
sba
sba(servicebased 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它基于云原生构架设计,借鉴了it领域的“微服务”理念,将设备功能“打散”。
传统网元是一种紧耦合的黑盒设计,nfv(网络功能虚拟化)从黑盒设备中解耦出网络功能软件,但解耦后的软件依然是“大块头”的单体式构架,需进一步分解为细粒度化的模块化组件,并通过开放api接口来实现集成,以提升应用开发的整体敏捷性和弹性。
核心网功能模块化,包括控制面及用户面,以库的方式调用,控制面功能模块包括移动性管理、策略控制、用户数据、会话控制等等,用户面功能模块包括话单、转发、业务感知、数据优化等等,这些功能模块就是被“打散”后库的内容,网络根据不同的需求做功能的裁剪和选择。简单的来说,微服务就是指将monolithic拆分为多个粒度更小的微服务,微服务之间通过api交互,且每个微服务独立于其他服务进行部署、升级、扩展,可在不影响客户使用的情况下频繁更新正在使用的应用。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传统网元先转换为网络功能(nf),然后nf再被分集为多个“网络功能服务”。
那么,sba其实也就是网络功能服务和基于服务的接口的组合体。
cups
cups(control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即控制与用户面分离。目的是让网络用户面功能摆脱“中心化”的囚禁,使其既可灵活部署于核心网(中心数据中心),也可部署于接入网(边缘数据中心),最终实现可分布式部署。
事实上,核心网一直沿着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的方向演进。比如,从r7开始,通过directtunnel技术将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在3grnc和ggsn之间建立了直连用户面隧道,用户面数据流量直接绕过sgsn在rnc和ggsn之间传输。到了 r8,出现了mme这样的纯信令节点,只是到了4.5g和5g时代,这一分离的趋势更加彻底,也更加必要,其中一大原因就是,为了满足5g网络毫秒级时延的kpi。
数据要在相距几百公里以上的终端和核心网之间来回传送,显然是无法满足5g毫秒级时延的,由于物理距离受限,因此需将内容下沉和分布式的部署于接入网侧(边缘数据中心),使之更接近用户,降低时延和网络回传负荷。
网络切片
5g服务是多样化的,包括车联网、物联网、远程医疗、vr/ar等,网络能力面临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需要把网络切成多个虚拟且相互隔离的子网络,分别服务于不同的业务。
因为需求多样化,所以要网络多样化;因为网络多样化,所以要切片;因为要切片,所以网元要能灵活移动;因为网元灵活移动,所以网元之间的连接也要灵活变化。
所以,把网络拆开、细化,就是为了更灵活地应对场景需求。切片,简单来说,就是把一张物理上的网络,按应用场景划分为n张逻辑网络。不同的逻辑网络,服务于不同场景。不同的切片,用于不同的场景,网络切片,可以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实现最大成本效率,满足多元化要求。
四、5g网络演进方式
现网中实际部署5g网络时,分为独立和非独立组网两种形式。
o 独立组网模式(sa):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sa引入了全新网元与接口的同时,还将大规模采用网络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技术,并与5gnr结合,同时其协议开发、网络规划部署及互通互操作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将超越3g和4g系统。
o 非独立组网模式(nsa):非独立组网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基于nsa架构的5g载波仅承载用户数据,其控制信令仍通过4g网络传输。
对于5g的网络架构,在3gpp tsg-ran 第72次全体大会上,提出了8个选项,如上图所示,其中选项1/2/5/6为独立组网方式,选项3/4/7/8位非独立组网方式。
o 选项1:目前lte的组网方式,5g的部署是以此为基础的。
o 选项2:纯5g网络,完全由gnb ngc组成,需要完全替代lte系统的基站和核心网,同时还要保证覆盖和移动性等,部署耗资巨大,很难一步完成,是5g网络部署的终极目标之一。
o 选项3:epc+enb(主)/gnb的方式组网,网络先演进无线接入网,核心网使用lte的,场景以enb为主基站,控制面信令由enb转发,lte enb和nr gnb采用双连接的形式为用户提供高传输数据速率服务,可以有效降低初期的部署成本,主要是前期部署在热点区域,增加系统吞吐量。
o 选项4:ngc+enb/gnb(主)的方式组网,同时引入ngc和gnb,与lte采取兼容的方式部署,核心网采用5g ngc,enb和gnb都连接至ngc,基站以gnb为主,同样是采用双连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速率数据业务服务,lte网络负责保证覆盖,5g系统负责提高热点地区的数据吞吐量。
o 选项5:ngc+enb的混搭组网方式,主要应用在首先部署了5g核心网,并在ngc中实现了epc功能,之后再逐步部署5g无线接入网的场景,
o 选项6:epc+gnb混搭组网方式,主要应用于先部署了5g接入网,暂时采用epc的场景,此种部署方式不能完全将5g的功能发挥出来,如网络切片等。
o 选项7:ngc+enb(主)/gnb的组网方式,此种方式中虽然完整部署了5g ngc和gnb,但数量较少,仍以lte中的enb为主,控制面信令都由enb转发,enb和gnb采用双连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高数据速率服务。
o 选项:epc+enb/gnb的组网方式,运用5g基站将控制信令和用户面数据传输至4g核心网,此种方式需要对4g核心网进行改造,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因此在2017年3月发布。
中国移动向3gpp提交的4g lte网络演进到5g网络路线的方案如下:
o 方案1:lte/epc -> 选项2 + 选项5 -> 选项 4/4a -> 选项 2
o 方案2:lte/epc -> 选项 2 +选项 5 -> 选项 2
o 方案3:lte/epc -> 选项3/3a/3x ->选项 4/4a-> 选项 2
o 方案4:lte/epc -> 选项 7/7a -> 选项 2
o 方案5:lte/epc -> 选项3/3a/3x -> 选项 1 +选项 2 + 选项7/7a-> 选项2 + 选项5
从目前现网情况来看,最有可能的两条演进路线为:
o lte/epc -> 选项3x -> 选项4 -> 选项 2
o lte/epc -> 选项3x -> 选项4 -> 选项 7x -> 选项 2
nsa选用选项3x,以实现快速部署nr,5g的核心网部署之后,如果nr覆盖好,则跳过选项7x,如果nr覆盖不好,则使用用选项7x过度,lte继续做锚点。
无论哪种方式,演进的基本思路都是以lte为基础,逐步引入5g ran和ngc,部署初期以双连接为主,lte用于保证覆盖和切换,热点地区部署5g基站,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吞吐率,最后逐步演进,直到全面进入5g时代。
五、5g网络框架特点总结
o 核心网功能分离:核心网用户面部分功能下沉到co(中心机房,相当于4g网络的enb),从原来的集中式核心网演变成分布式核心网,使得核心网功能在地理上更靠近终端,减少时延;
o 分布式应用服务器(as):as部分功能下沉至co,并在co部署mec(mobile edgecomputing移动网络边界计算平台),mec类似于cdn(内容分发网络)的缓存服务器功能,它将应用、处理和存储推向移动边界,使得海量数据可以得到实时、快速处理,减少时延、减轻网络负担;
o 重新定义bbu和rru功能:将原bbu中phy、mac的部分功能下沉到rru,减少了前传容量,降低了前传成本;
o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network functionvirtualization):网路中的专业电信设备软硬件功能转移到虚拟机(vms,virtual machines)上,比如核心网中的mme,s-gw、p-gw、pcrf等,在通用的商用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来实现网元功能;
o 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通过sdn连接边缘云和核心网里的vms,sdn控制器执行映射,建立核心网云与边缘云之间的连接,其中网络切片也由sdn集中控制,sdn、nfv和云技术使网络从底层物理基础设施分开,变成更抽象灵活的以软件为中心的架构,可以通过编程来提供业务连接;
o 网络切片:网络根据面向的不同的应用场景,比如大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高可靠性等等,将网络切割成满足不同的需求的虚拟子网络,每个虚拟网络的移动性、安全性、时延、可靠性,甚至计费方式等都不一样,虚拟自网络之间在逻辑上相互独立,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实现网络切片的关键是nfv和sdn。
7月南京见! 2023世界半导体大会亮点抢先看
Google Assistant的新功能——Duplex双工技术
一个地址未对齐引起的HardFault异常
用什么芯片将不对称输入怎样转换为对称输入的电路?
智能转型升级在即,工业大数据为工业生产创造价值
5G核心网接入网演进
第四届进博会将首次设立集成电路专区
德州监管机构将禁止BitConnect出售证券
华为高管向友商泄密被抓:泄漏的是麒麟970或华为P10?
伯镭科技:获数千万元融资,让智能科技解放劳动力
如何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给项目关联产品和设备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用于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的电机控制方案分析和应用
便携式光合仪如何选择
京东商城最近有点搞事啊!诺基亚8上架之后红米pro2也上架售价2222
AMPMODU 2 毫米互连系统内部拆解动图
华为的加快上行传输速度技术揭秘
TDA7265双声道音频功率放大集成电路,TDA7265 POWER AMPLIFIER
一文搞懂Linux内核链表
LN3657单通道单刀双掷CMOS模拟开关概述及特点